法律语言
未名文斋
英文资源
  教育界

  首页 >>  教育界 >> 教育万象

管理创新与校长角色定位

山东省临沂市双月园学校校长 高焕祥
.

校长的观念革新,校长的角色定位和管理创新,是校长成就自身的关键,也是基础教育创新的关键。笔者就本人在学校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在学习和反思的经历中的几点切身体会,也是自己追求的——现在尚未达到的目标,以求教方家同仁。

从职务校长到职业校长

教育市场法则、教育产业的形成,必然需要职业化的校长。无论教育产业化的程度如何,似乎校长作为一种职业而非行政职务更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校长应当有职业标准,从事校长这一职业也应当有游戏规则;是否符合标准,也要通过职业认证,如律师、教练、裁判、会计师、职业经理等。

职务校长和职业校长的基本区别是:(1)职务校长是上级任命的,是一种行政职务,更注重上级承认,注重级别,自主权受到限制,创造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而职业校长相当于职业经理人,接受市场选择,凭职业水准和能力、依据一定的职业标准应聘上岗,更注重社会认可,决不搞终身制,自主创新意识得到强化。(2)在管理上,职务校长拘泥于事业定位,所履行的主要是一种权力职责,更注重行政手段;职业校长注重产业定位,履行的主要是职业职责,看重职业标准、游戏规则、目标设定与氛围的营造,讲经营,注重效益与效率,注重投入产出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3)学习的形式上,职业校长是“上级让我去”、“让我干”;职业校长,是自觉地寻找机会,是“我要去”、“我要干”。(4)在身份特性上,职务校长是行政系统中的“单位人”;职务校长是市场系统中的“社会人”。“单位人”的升降变迁更多地取决于上级,“社会人”的赏罚去留主要取决于市场。

另外,职业校长必须要有底气和自信,而不一味依附于人,只要离不开依附,就永远成不了职业校长;要有独立的人格、见识和能力,而不盲目听命于人;要有信誉,尊重客观而不搞个人迷信、个人崇拜;应当坚信没有永久的专家,没有永远合格的校长,不把校长当作“官”,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具有动态发展的观念,以超脱的思想看待上与下,并且能上能下。

衡量职业化的唯一标准是市场——职业化校长是市场认定的,既不是政府认定的,也不是专家认定的。校长的职业化是一个社会现象,是全社会的问题而不仅仅取决于校长个人的素质和行为。目前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学习,就是努力使自身符合职业化的要求。校长身份的重新定位,是校长自我超越的根本点,也是教育改革和管理创新的关键。

当“学者”不当专家

80年代,人们说“掉下一块砖能砸伤三个总经理”,说明当时的总经理之多;现在该说“掉下一块砖能砸伤三个教育专家”了。对于这种“专家现象”,笔者不敢认同。

其一、当今的专家是动态的。

在当今社会,已经没有千手观音式的专家了。在知识倍增周期不断缩短,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专家也将成为动态的,只有某个时期,某一条件和背景下的专家,而没有超越时空的专家;只有永远的学习者,而没有永远的专家,要当专家,必须永远虚心当学生!

因为未来是一个没有向导、没有地图、在重要道口又没有路标的地方。我们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下探索真理,在充满矛盾的道路中寻找出路。

其二,专家既不是自封的,也不是炒作出来的。

懂教学不等于懂教育,会教学不一定会管理。即使专家,也只能是在某些方面有专长的人,而不可以宽泛地称“教育专家”甚至自称教育家。专家既不是自封的,也不是奖赏的,目前还没有任何认证或评审“教育专家”或“教育家”的机构。“教育家”不是随便就可以自封的。

其三、专家是不断学习的结果。

在学习化社会,专家只能是不断学习的结果,只能是广泛听取别人意见和采纳别人建议的结果,只能是敢于自我否定、自我超越和不断创新的结果,只能是协作的结果。在现实和未来的许多领域、许多方面,老师和学生、专家和教师,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有时学生可能比老师学习得更快,老师可能比专家学习得更快。学校只有将自身建设成一个学习型的团队,才会有出路。

其四、在21世纪,对于一切社会成员个体来讲,要立身于社会、成就于社会,必须正确地管理、开发、积累和运用自身的资源,而通过不断地学习以获取先进的知识,则是自身资源开发和积累的有效手段。毫无疑问,知识资本的积累,也需要持续地投入,需要不断地“扩大再生产”。知识停止了再生产,知识资本就会出现负增长,就会出现“赤字”。目前的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界,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一校之长,自然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矛盾,但资金的短缺、改革的滞后、升学率的压力、对素质教育的困惑等,都掩不住本领的恐慌。

在这样的社会,学校以及校长、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来自于各个方面的挑战。学校只有建基于学习的基础之上——换言之,只有将自身建设成一个学习型的团队,才会有出路。现在的学校,不仅是学生的学校,也是教师的学校和校长的学校。从某种程度上讲,现在学生的素质比教师高,教师的素质比校长高。因为,“再也没有人能使青年时期所积累的知识可以供他一辈子的需要。”校长是学生,教师是学生,学生更是学生!“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人生”已经成为现实。学习与创新“立人”,学习与创新“立业”,学习与创新“立校”,学习与创新“立国”,不学习,无以立!端着架子当不好校长,自诩为专家也当不好校长,要当好校长,必须首先当学生,并且要永远当学生!

这应当是一名校长的清醒的时代感受、明确的自身定位和理性的自我认知。

放下鞭子,举起旗子

校长应当成为有能力引领大家实现理想的人,而不是靠行政命令指挥大家追求目标的人。否则,就无法调动老师的内动力,学校就可能处于“驴拉磨”状态很难螺旋式上升。要适应市场,要使教育走向世界,要实现自身教育资源的整合与有效利用,要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求校长不仅仅是一个组织管理者,而且要成为一面旗帜。

我们不能指望也不可能都成为教育家,但是我们可以学做教育家。学做教育家,就必须有思想,就必须提出概念。我喜欢用司马迁对待孔子的态度来激励和鞭策自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但凡优秀的校长,都是思想型的,都是能够将理念浓缩成概念的人。校长如果没有思想,如果不能适时地提出能够承载教育理念的概念,就形不成校园变化,就形不成学校的灵魂,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就会因此失去方向,无法形成价值认同,不能促进组织目标实现。能否适时地提出有效的概念,是衡量一位校长有没有思想、究竟是学校的领袖还是学校的管家的尺度,也是衡量一位教师究竟是学生的导师还是教书匠的最重要的尺度。校长不一定是大学问家,但校长首先要有思想;首先是思想的领袖,其次才是行政的领袖。

管理就是服务

“以人为本”的管理,艺术化、情感化的管理,已成为当代管理学的一大主旋律。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管理”,既非“管束”,更非“管制”,重在“理”而不是“管”。只要能实现目标,手段是可以变通的,方法是可以灵活多样的。最优秀的管理是不“管”而“管”。“权威式管理”、“控制式管理”已经过时。现在的管理要求主管协助员工提高工作能力,发挥其潜能。评价一种用人机制,主要看其员工能否在该机制里释放出最佳的事业能量。建立“释能型的用人机制”,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员工潜能,已经成为当代组织管理的主题。站在上述角度上看,管理就是组织运转的“润滑剂”和实现组织目标的“催化剂”,最优秀的管理是“无人管”、“不用管”。

发挥员工潜力的最大限度,是经营者领导能力最重要的体现。用服务代替管理,改变主管的“警察形象”,同时注重流程改善,提升顾客满意度,管理就会很简单。对企业的管理是这样,对学校的管理更是这样,尤其是知识型人才的情感需求、价值感需求更强,要求管理者具备更好的素质。

概而要之,对上述诸多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可以反映出校长的价值定位和基本观念;校长的自身定位和观念转变,是能否实施管理创新的一个关键;能否实施管理创新,是能否实施教育和教学创新、推动教育完成变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中国教育》2005(12)


法律语言学研究网之“学海泛舟”
200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