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语言
未名文斋
英文资源
  教育界

  首页 >>  教育界 >> 教育万象

我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忧思

.

梁慧星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 

来源:《法制日报》2007年01月18日08:35 

中国教育的结症在应试教育,是人所共知。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应试教育不仅没有纠正,反而愈演愈烈。应试教育导致两个恶果:一是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创造力;二是培养的学生不符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

因为应试教育,使许许多多优秀人才,被培养、造就成了没有个性、没有思想、没有创造性的中等之才,就像工业生产线上产出的同一规格、同一型号、同一品质的物质产品。

我们培养的许多学生不符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已经出现了一批没有吃苦耐劳精神、缺乏坚定信念的人。目前有一种说法,谁要是在北京读了博士还回家乡工作,就是一种人生的失败。全国各地需要那么多人才,但大批硕士、博士都拥挤在北京,不愿去西部、中部,不愿去小城市、中等城市。更不用提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因为怕吃苦!不少人不仅实务能力差,就是生活能力也很差,甚至不能适应社会、不能自己谋生。缺乏坚强的意志、毅力,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即使有书本知识、考高分,有什么用!谈什么科技创新!

不尊重教育规律,采用行政手段管教育,表现很多。首先是学校升格。中专升大专,专科升本科,学院升大学,成为普遍的潮流。学校升格的结果是,消灭中等专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整个社会都来培养大学生。造成高级技工、中级技工严重短缺。同时也导致大学教育质量低下。

其次是大学合并。没有听取过广大高校教师的意见。大学合并的结果,人为造成许多超级大学、巨型大学。简直像大学的航空母舰。大学不像企业、公司,不是越大越好。大学是教育人的地方,不能像企业那样通过行政层次、行政手段和经济利益机制进行管理。超级大学、巨型大学,难于管理。内部关系复杂、矛盾复杂,管理困难、管理混乱。必然造成教育水平低下,教育质量滑坡。

第三是教育产业化、盲目扩招。教育产业化与盲目扩招,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导致教育、学校的性质、目的改变。不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而是与公司、企业发生混同。教育机构被混同于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必然导致教育质量低下。盲目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以法学教育为例,据统计全国现在有五百多个法学院、法学系。其中许多学校是从中等专科学校升格上来的,没有足够的师资、合格的师资。老师自己没有学过法学,只好在课堂上照念教材。愈是这样的学校,招生愈多。一届招几百人,目的是收费,不是培养人才。

没有一名民商法教师,居然拿到民商法硕士点资格,招民商法硕士研究生。即使一些老牌法学院、法律大学,盲目扩招的结果,一个学校每年就毕业法律本科生上千人,还有法学硕士几百人,外加法律专业硕士几百人。质量怎么能不低下,就业怎么能不难?!

第四是搞各种教学基地建设、各种重点学科建设,搞各种评比、各种评估。各种各样的评比、评估,成了学校长期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就这样被“边缘化”了!教育质量怎么能不下降?!怎么能不滑坡?!

学校不是研究机构,是教学机构,目的是培养人才。之所以提倡科研,是为了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最终提高教育质量。教学是主,科研是从。现在的问题是,教学、科研的关系,被颠倒了。这与采用管理物质生产者的所谓“量化”管理有关。但教学是难以量化的。于是就着重考核科研。无论教师考评、奖励,晋升副教授、教授,还是评定教师岗位津贴,都只看科研成果。不少教学质量高,深受学生好评的教师,不能晋升副教授、教授。一些不会讲课、不懂教学、不认真讲课、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却可以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和担任博士生导师。

其实科研同样是难以量化的。所谓重科研,也是只看著作和论文的篇(本)数、字数,及发表的刊物、出版社的级别,并据以计算分数、计算奖金、决定补贴、决定晋升。并不考虑学术水平、论文质量。教师被混同于物质生产者。现在花钱出版著作,花钱发表论文,在学生论文上署名,让学生充当劳动力,把学生的劳动成果占为己有,已经不是个别现象。教师队伍学风浮躁,抄袭、剽窃严重存在。并且不是一般的人抄袭,是法学院的院长抄袭,是研究生院的常务副院长抄袭,是校学术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抄袭!教师队伍的学风问题如此严重,必有其体制根源。中国传统中“天、地、君、亲、师”的“师”,再次被赶下神坛,被等同于“车、钳、铣、刨、磨”工种的“打工仔”!师道尊严,扫地以尽!谈什么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怎么可能产生杰出的教育家!

建议中央政府正视高等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标本兼治。一定要坚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真正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尊重教育规律,纠正以行政手段管教育的倾向;尊重学术规律,纠正以管物质生产者的方式管教师的倾向。才能真正提高教育质量,为国家民族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也才能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有可能产生杰出的教育家!


法律语言学研究网之“学海泛舟”
200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