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曾伟报道 据介绍,由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濒危语言及语言消亡成了一种全球普遍现象。日前,在昆明举行的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上,美国语言学家马提索夫教授说,估计到2050年,在全世界现有六千多种语言中,将有一半语言消亡,到2050年之后,语言消亡的速度将更快。现在,濒危语言已经像濒危动物一样受人关注了。
在我国一些语言也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濒危状态”。昨日,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教授、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戴庆厦先生对记者说,目前,在我国使用的一共八十多种语言中,大约有十多种语言面临语言功能衰退的“濒危状态”,急需采取保护和抢救措施。戴教授说,“现在,整个土家族只有3%至5%的人会说土家语,畲语更少,畲族会说自己本民族语言的只有1%至2%,总人数不过一两千人。在大多数土家族的家庭里,年轻人一般说汉语,有时,说汉语的孩子们甚至听不懂自己爷爷的话”。“此外,在我国南方,包括仡佬语、毛南语在内的一些语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下降”。
此前,大约十二世纪时,西夏语消亡,约莫清朝末期,满语消亡,我国历史上这两大显赫语言的消亡以及随之而来造成的文化损失,专家认为是不可估量的。
一个物种的消失,只让我们失去一种动人的风景,一种语言的消失,却让我们永久失去一种美丽的文化,所以,戴教授说,抢救濒危语言和抢救大熊猫一样重要。“我们要用一切可用的手段,抓紧时间去记录那些处于濒危状态的语言,记录他们的历史文化、神话传说等等。”戴教授说。
《北京青年报》 2001年10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