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语言
未名文斋
英文资源
  语言学

  首页 >>  语言学 >> 语用学

语用学概略

.

作者:何自然  吴亚欣

Linguistic Pragmatics: A Survey

He Ziran Wu Yaxin

Abstract: This paper traces the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s and generalizes the two schools and main research dimensions in pragmatics. It also presents a categorization of the current definitions of pragmatics and an elucidation of its research objectives. In addition, the disciplinary foundations of pragmatic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disciplines are further explored. Furthermor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ifferent research objects and research methodologies of various branches within the field of pragmatics.

Key words: pragmatics; linguistic pragmatics;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societal pragmatics; cognitive pragmatics

摘要:本文追溯了语用学的发展过程,概括了语用学的两大流派和主要的研究面,并对现有的语用学定义进行分类,阐明语用学的研究宗旨。此外,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语用学的学科基础及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语用学领域内各个分支的不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作一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语用学;语用语言学;跨文化语用学;社会语用学;认知语用学

1.1 语用学的由来及其界定

1.1.1 从“杂物箱”、“废纸篓”到独立学科
语用学研究始于语言哲学。早在1938年,Morris就认为符号学(semiotics)由符号关系学(syntactics,即句法学)、语义学(semantics)和语用学(pragmatics)三个部分组成。符号关系学研究“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符号所指对象的关系”;语用学研究“符号与符号解释者的关系”(Morris,  1971)。但是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学科分相之一,从确立到今天至多不过二、三十年的历史。正如Leech(1983)所说那样,直到20世纪60年代,语言学家中很少有人提及语用学,即使有人提及语用学,也只是将它比作“杂物箱”(ragbag)或“废纸篓” (waste-paper basket),它接纳人们因语义学容纳不下而要抛弃的内容。Lyons(1968)说过,像结构语言学那样用特别抽象的方法来研究语言,与用较为实际的方法来研究语言,两者之间并无对立之处。他这里说的“结构语言学”泛指当时抽象的语言系统研究;而“较为实际的方法”,则指语言的实际用法研究,用今天的眼光看,那就是语用学。当时Lyons曾说过不值得特别强调语言学是“科学”;人们热衷于研究语言实际用法的倾向确实存在;这个倾向与探讨形式的现代语言学理论并不对立,因为那些抽象的理论归根到底是为了解释人们如何实际使用语言。这就是说,语言学应从整体上(包括语用学在内)看作是一门学科;研究语言的抽象形式和语言的实际使用只不过是属于语言学这门学科整体内的分相研究。Lyons(1968)指出,对语言作抽象理论研究的所谓“形式主义”(formalism)与人们所热衷的对语言作实用性研究的“现实主义”(realism)之间的“对立”,其实并不存在,它仅仅是人们在自己的头脑中“制造”出来的。

语言学发展的历史证明,语言学作为一门科学,与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人们研究这方面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到了今天,过去在认识上出现的语言学与语用学之间的人为的“对立”,已变为将注意力放在语言学存在“人的因素”这样的问题上,那种“为科学而科学”的“纯科学”语言学观反而受到了批评。由此,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语言学是以人和社会作为实践对象的科学”的观点得到肯定,语用学也就被认为是继承和推动这种观点的重要力量而获得发展。

到了70年代末,语用学这个“杂物袋”或“废纸篓”,从所谓“帮闲学科”而跃升为语言学中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它的学科地位得以确立的标志是1977年Journal of Pragmatics(《语用学学刊》,以前译作《语用学杂志》)在荷兰开始发行,以及1986年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国际语用学学会(the 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Association, 简称IPrA)的创立。

1.1.2 分相论和综观论
今天,当我们谈论语用学的时候,我们多半指语言学的语用学(linguistic pragmatics)。Levinson(1983)认为,语用学可以分为两大流派:其一是英美学派,将语用学看成是语言学的分相研究,就像音系学、句法学、语义学那样看作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故称微观语用学(micropragmatics),或者说是语用学的分相论;其二是欧洲大陆学派,主张凡与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有关的都是语用学的研究对象,将语用学看成是语言功能的一种综观,故称宏观语用学(macropragmatics),或者说是语用学的综观论。分相论一直是语用学界普遍接受的看法,认为语用学是语言学的学科分相之一,其中指示语(deixis)、前提(presupposition)、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言语行为(speech acts)、会话结构(conversational structure)等是语用学的基本内容,语用学的任务就是对这些语言构成成分进行动态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出版的大部分语用学著述(Levinson,1983; 何自然,1988,1997;何兆熊,1989;Green,1989/1996; Blakemore,1992; Mey,1993; Thomas,1995; Grundy,1995; Yule,1996)表明,语用学研究都还是以分相论为指导思想而展开的。

与分相论相比,综观论还没有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特别是在我国,刻意从综观的角度进行语用研究的成果还不多见。综观论认为语用学渗透在语言运用的所有层次,而不是把语用学仅仅看作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实,综观论的出现并不晚,早在20世纪70年代, Weiser (1974)、Haberland & Mey (1977)就提出了语用综观的想法,后者认为“语言学的语用学……是看待语言现象的一个新途径,而不是表明要同其他学科划清界限”(转引自Verschueren,1995:12),但这种综观论在当时并未引起大家的注意,后来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于1985年在意大利的一个国际语用学研讨会上发表了“语用综观”一文,才明确提出了语用学是对语言的一种综观(a perspective on language)的观点。后来Verschueren(1987)在《语用学:语言顺应理论》这本小册子中又详细阐述了综观论。1999年他又在《语用学新解》(Verschueren, 1999)一书中,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原有的理论,系统地论述了语用综观论和语言顺应理论。他认为语用学没有基本分析单元,而是对语言各个层面的功能性综观,在语言的所有层面上都有值得进行语用研究的方面。他提出语言具有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语言使用的过程实际上是为了顺应而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任何语用描写和语用解释都应从语境顺应、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salience of the adaptation process)四个角度进行综合的语用分析。分相论和综观论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有基本分析单元,把语用学放在与其它语言学科并列的地位,而后者则认为语用学覆盖其它语言学科,没有基本分析单元,是从认知、社会、文化等角度就语言使用功能所作的综观。

我们学习和研究语用学,一般都先从分相论入手,亦即从英美学派从事的所谓普通语用学入手,包括说话人意义和说话人所指、指示语、直接与间接言语行为、含意、前提、会话分析等内容;接着,我们也要了解综观论,要学习和研究欧陆学派所从事的宏观语用学的研究,要从语言交际和认知、语言的使用和社会文化的关系等角度对语用学作各种跨面的分析,如认知语用学(cognitive pragmatics)、跨文化语用学(cross-cultural pragmatics)、语际语用学(interlanguage pragmatics)、社会语用学(societal pragmatics)等等。

1.1.3 语用学的定义
语用学发展至今,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语用学下了不同的定义。但归根到底语用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如何使语言合适、得体的学问。这里我们把不同的定义作出如下分类

(一)从说话人的角度研究语用学
-- 语用学是研究说话人意义的学问 (Yule,1996:3);
-- 语用学研究人们如何使用语言来达到成功的交际(Kempson,1975:84)。

(二)从听话人的角度研究语用学
-- 语用学研究人们“明白在交际中要说的”比“听到表面上说的”到底多了些什么 (Yule,1996:3);
-- 语用学研究如何理解人们刻意表达的言语行为(Green,1996:2)。

(三)从语境的角度研究语用学
-- 语用学是研究语境意义的学问 (Yule,1996:3);
-- 语用学研究话语如何在情景中获得意义 (Leech,1983:13);
-- 语用学研究如何利用语境来推断出意义 (Fasold, 1993:119);
-- 语用学研究由社会语境确定的人类使用语言的条件 (Mey,1993:42)。

(四)从社会动态交际的角度研究语用学
-- 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者在适当的语境下灵活地遣词造句的能力(Levinson,1983:24);
-- 语用学研究人们相互交谈中的意义 (Thomas,1995:24);
-- 语用学研究人们表达交往亲密程度的方式 (Yule,1996:3)

(五)语言功能的综观
-- 语用学是语言各个方面的功能总览,即研究人类生活中语言的认知、社会和文化的功能 (Verschueren, 1995:13-14)。

1.1.4 语用学的研究面
无论哪一门学科,能否找到与该学科特点相适应的研究方法对该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当然语用学也不例外。语用学的研究方法种类繁多,微观上要研究语用学的研究面、然后宏观上要确定探讨语用问题的方向,当然还要考虑应用什么样的语用理论来指导研究等。我们在这里先讨论一下语用学的研究面。

第一个研究面着重研究特定语汇和语言结构的语用属性,所以属于语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是介于语用学和语义学之间的跨面研究。这个研究面的内容包括一些与特定的言语行为有关而在遣词达意时可能出现的词汇变异;如so, well等话语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s)在意义和功能上的语用制约;manage, forget等含蓄性动词、criticize, charge等评价性动词 ,以及even, just等聚焦性副词(focusing adverbs)所表明的语用前提和逻辑-语义前提(或预设)的差异;some, but等词语所表示的常规含意;then, there等指示词语形式的不同理解及导致这些理解差异的因素;某些语用含糊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例如说些什么话才算谎话,Peter is bald 是不是说Peter一根头发也没有了,Could you tell me when we get to Birmingham, please? 一类句子的歧义应如何排除等。
第二个研究面研究说话人意义(speaker meaning),即说话人如何通过特定的话语表达特定意图,研究重点是影响这种意图表达和理解的语言、语境和语用因素。这个研究面的内容包括如何确定诸如请求、建议、拒绝、道歉等直接或间接表达的言语行为的施为用意;如何为实施某特定言语行为而使用的语用策略;如何分析说话人作信息添加和信息减省的利弊;研究说话人表达信息时的感情回应;礼貌策略及其运用的条件等。

第三个研究面是研究听话人意义(hearer meaning),即听话人如何对说话人发出的话语进行理解。这个研究面的重点放在研究说话人的话语特征;听话人利用语境因素理解说话人所表达的信息意图;导致听话人对说话人所说话语产生误解的因素和这些话语对听话人所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方面的课题主要涉及言语交际中的认知问题,当前关联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正是听话人意义这个研究面的重要内容。

第四个研究面研究语篇意义 (discourse meaning),内容包括:话题变换标记的研究;参与谈话的人如何对话语的观点进行论辩和阐述;对特定的言语行为如何表达其顺序和层次,研究它们是否在听话人意料之内;如何认定说话人的态度是真诚还是讨好,以及他使用何种手段来取得说话的机会。这个研究面的热点是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简称CA)。

当然,语用学的研究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四个研究面,而且每一个研究面还可以有许多研究课题。我们只是作一粗略的概括罢了。

1.1.5 语用学的研究宗旨
我们从事语用学研究,应当确立与国际语用学研究接轨的目标,与国际语用学研究的任务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使语用学具有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才能有系统的研究内容和明确的研究方向。为此,我们认为语用学的研究宗旨是:

(一)加强语言功能和语言使用方面的研究,使其不仅为语用学研究者或语言学研究者服务,更重要的是使所有语言使用者都能从中受益,比如,礼貌原则的研究对人们的交际就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加强对自然语言的认知和交际研究,寻找出合理的语言认知模式,在自然语言的理解、人工智能的开发方面做出贡献,如在人机对话、机器翻译等领域形式语用学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三)广泛开展语用学的跨面研究,为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语用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以及失语症患者的语用能力的恢复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和经验依据,如语际语用学的研究就可用于指导外语教学。

总的说来,我们要不断探索语用理论,并以理论指导实践,力求为与语言使用和语言功能有关的研究找到合理的语用解释。

1.2 语用学的学科基础

语言学的语用学是一门与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息息相关的学科,它的发展具有下面的学科基础:

1.2.1 社会学倾向和人类文化学传统
语用学的社会学倾向源于欧洲并在那里取得长足的进展。语用学与社会结合起来研究,最初在英国、德国、斯堪的纳维亚诸国以至整个欧洲大陆流行;接着,这种研究倾向又蔓延到欧陆之外,直到澳大利亚。这个倾向的特点是要提供一门对社会有用的语言学科,要使语言科学从狭窄的“单科性学科”的圈子里走出来。于是,语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特别是在不平等的社会权力下语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早就引起语用学家们的注意,例如70年代英国的Bernstein(1971)等人的著述直至90年代对欧洲社会语言学界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美国学者将语言使用的研究同社会交际联系起来,于是,语用学也就成为语言的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Fasold(1993) 就持这种观点,认为语用学尽管涉及语境,但它仍应看成是社会语言学的一部分。

所谓人类文化学传统,又称民族学方法论传统(ethno- methodological tradition),指人类交际中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方法。语用学要研究语言使用者在交际方面如何使用语言,而不是研究语言本身的语法规则;研究语言信息如何相互传递,而不是研究如何构成句子;研究语言在交际中如何运用得合适、得体,而不是满足于描述语句正确与否或是否合乎逻辑。今天的语用学把会话分析作为它的一个重要内容,正是语用学运用民族学方法论的具体体现。

1.2.2 哲学传统和认知心理学基础
语用学的哲学传统起源于哲学家RussellWittgensteinAustinGrice以及西方哲学日常语言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的主张。语用学的哲学传统重视语言调查和语言评论,这个倾向形成于英国,但直至20世纪60年代末,英国之外还不十分清楚西方哲学界中有一个日常语言学派,研究与语言使用有关的哲学问题。后来,Austin的学生——美国语言哲学家Searle (1969)发表了他著名的《言语行为》,这时人们才发现日常语言学派感兴趣的课题正是语用学的研究对象。显然,语言哲学是语用学的哲学基础;而言语行为理论也就被当时“反叛”Chomsky的学生们看作是语用学领域中“当仁不让”的专门课题了。

语言学的语用学一直是以哲学作为基础的。语言哲学家Grice在1967年提出会话含意学说之后,联系思维、认知、语境、交际的语用研究日趋活跃;到了80年代, Sperber & 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旨在分析言语交际中人们如何在语言符号与语境之间通过推理寻找最佳关联,从而获知话语的交际意图。语用学要说明的,不仅是人们在交际中如何使用语言,而且涉及如何理解语言,如何理解说话人的意义。语用学正是在认知的问题上同语言哲学、认知心理语言学和语言逻辑推理等发生密切的关系,认知理论在语用学上要解决自然语言交际中的心理和语境推导,研究话语的含义和交际推理模式,研究语用现象的规约化和语法化等问题。

1.3 语用学的相关学科

与语言学的其他学科相比,语用学的特点是对语言的使用作动态的研究,这种动态性使其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学科发生联系。一方面,语用学可以从其他学科中寻找理论依据,指导语用学研究,如认知语用学就是运用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理论来指导交际中的语用推理研究;另一方面,语用学的研究方法或成果也可以指导其他学科的研究,如语际语用学的研究成果对外语教学就有很重要的指导价值。宏观上,语用学与句法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符号学、人类文化学、民俗学等学科都有密切关系,在这里我们只能有选择地略加介绍。

1.3.1 语用学和句法学的关系
在语用学诞生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句法学被放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句法学只注重对语言本身的研究,把语言形式化,而忽略了语言的功能及其对语言各个层次的影响。后来,随着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发展,语言的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事实上,语用与句法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二者之间互为影响、互为制约。从共时的角度看,同一语用功能可以通过不同的句法结构表达;同一句法结构也可以表达不同的语用功能;不同的语用环境需要不同的句法结构与之相适应;从历时的角度看,现在的句法结构和规则是以往语用因素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的结果。现在一些学者在语用语法或语用语法化方面所进行的研究正好说明了这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1.3.2 语用学和心理学的关系
从语用学界近年来的研究兴趣看,语用学与心理学(及与之相关的心理语言学)之间也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心理学理论不仅可以为某些语用现象提供解释、验证或理论依据,还可以为语用能力的习得和培养提供有效的指引;另一方面,语用学的理论也可用于指导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研究和实验,比如,用于指导成年人失语症患者恢复语言能力的交际疗法(communication therapy)就是语用学理论在心理语言学研究中的运用。总之,语用学与心理学或心理语言学之间维持着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语言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是通过研究语言使用的特点和过程揭示人脑的语言运作机制,语用学和心理学的联合可以加速这一目标的实现。

1.3.3 语用学和社会学的关系
语言使用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语用学与社会学(及与之相关的社会语言学)之间的关系更加广泛。我们曾经说过,语用学在一些学者心目中就是社会语言学的一部分,是语言的社会语言学。由于语用学是一门与社会语言实践有关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等。比如,不同的文化社群对礼貌原则、言语行为的合适条件等都有不同的认识,这就需要用不同的语用理论对此作出解释;又如政治、经济等因素对语用选择有制约作用,至于这种制约作用产生的原因、制约的语用功能以及如何去顺应这种制约,那都是语用学需要研究的。语用学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交往,尤其是在语言交际中语用策略的运用和选择方面都具有指导作用,它对语言规范和语言建设也有借鉴意义。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各种制度的改变、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等也影响着语言的使用,为语用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素材,促进了各种各样的语用学分支学科的出现,也推动了语用学自身的发展。语用学与社会学或社会语言学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一关系为社会语用学提供了广阔的研究天地。

1.4 语用学的研究分支

语用学研究可分为对语言本身的语用研究和语用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跨面研究,尤其是后者发展更为迅速,各种各样的跨学科语用学不断涌现,诸如跨文化语用学、语际语用学、社会语用学、认知语用学、发展语用学、临床语用学等。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语用学的这些研究分支,我们对其中较有影响的几个分支学科略作介绍。

(一)研究语言本身语用问题的语用语言学(pragma- linguistics);
(二)研究语言和心理认知关系的认知语用学(cognitive pragmatics);
(三)研究语言和社会关系的社会语用学(societal pragmatics);
(四)研究母语语用能力习得的发展语用学(developmental pragmatics);
(五)研究外语语用能力的语际语用学(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六)研究语用与文化关系的跨文化语用学(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1.4.1 语用语言学
对语言本身语用问题的研究一般称为语用语言学,研究语言结构及其语用意义之间的关系,主要指对相同或相似的语言结构在语境不同的情况下所具有的不同语用功能的研究。从语言本身研究语用有助于我们对语言的本质、语言结构和语言运用规律的理解。如:

[1] a. You won’t get more money.
     b. More money you won’t get.

从句子的表层结构来看,这两句话的命题意义大致相同,只是语序不同,但是它们不仅具有不同的暗含意义而且有不同的语用功能,前一句只是简单地陈述了“你不会得到更多的钱”这样一个事实,而后一句除了这一字面意义以外可能还暗含了“你得到的不是更多的钱,而是付出更多的劳动”等意义。从语用功能角度来讲,前者表达了“陈述”这样的言语行为,而后者可能表达了“警告”或“谴责”等言语行为。

1.4.2 跨文化语用学
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是人们使用第二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语用问题。随着对外交往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交际中母语的文化特征或多或少影响到跨文化语言交际,因而值得重视,这也是跨文化语用学兴起的原因。跨文化语用学领域的研究一般包括下面四个方面的内容(Blum-Kulka, et al.,1989):

1)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speech act pragmatics
2)社交—文化的语用研究(socio-cultural pragmatics
3)对比语用研究(contrastive pragmatics
4)语际语言的语用研究(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这里的“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主要涉及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否用第二语言正确地表达或理解该语言的言语行为。比如:

[3] Have you got a watch?

这句话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言语行为,如表示“请求”,则表示请求对方告诉自己时间,一般发生在陌生人之间。此外,这句话也可以表示真正的“询问”,表示询问对方是否有手表,这种情况则多发生在熟人之间。一句话往往可以表达多种不同的言语行为(如命令、请求、询问、邀请、感谢等),而同一言语行为可以用不同的言语形式表达,这些都需要依靠语境作出选择。操不同语言的人在使用第二语言交际时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自身文化背景的干扰,这些干扰是怎样在言语行为中表现出来,应对它们作出什么样的解释等等,这些都属于跨文化交际中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范畴。

社交—文化的语用研究重点是受文化影响的社交语用现象。由于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文化总是在语言的使用上打下深深的烙印,但在某些情况下,文化差异却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负面影响。如汉语中经常会用“吃了吗?”或“上哪儿去啊?”等作为打招呼时的用语,但是如果在遇到讲英语的人时,也简单地把这些话翻译成英语“Have you eaten yet?”和Where are you going?等来打招呼,那么如果这个讲英语的人不了解中国文化,他/她就会感觉很奇怪甚至不高兴。诸如此类的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语用失误正是社交—文化语用研究的对象。

对比语用研究是就两种语言交际功能的不同方面、两种语言不同的语用技巧和策略以及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比较。这方面的研究对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减少或避免语用失误、促进译学的发展等都有积极意义。

语际语言的语用研究,即语际语用学(interlanguage pragmatics),探讨人们使用第二语言时的具体语用行为同他们的母语或第二语言之间的关系,它也是第二语言习得和语用学的交叉研究。语际语言,又称中介语或过渡语,是由于学习外语的人套用母语的模式或滥用所学语言的模式或用已学过的词汇及语法绕弯子说话造成的(王宗炎,1988)。语际语用学则被定义为“研究非母语的第二语言操作者在使用和习得第二语言行为时的模式”(Kasper,1989)。语际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研究如何理解语际语言中的话语;
2)研究语际语言中的言语行为;
3)研究语际语言中的语用迁移(pragmatic transfer);
4)研究语际语言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的语用效果。

语际语用学也属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领域。Kasper & Blum-Kulka(1993)认为,语际语用学的任务是研究人们运用第二语言时的认知能力,研究人们运用第二语言时产生语用失误的原因,以及研究人们因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而产生的中介语的语用效果。语际语用学无论是对跨文化交际还是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都具有指导意义。

1.4.3社会语用学
社会语用学研究语言在社会的使用情况。它涉及的范围很广。Leech (1983)曾提出社交语用学(sociopragmatics),它主要指交际中的技巧和策略的研究,前面提到的社交—文化的语用研究也属于这方面的内容。社会语用学包括社交语用学,但比社交语用学的研究范围更加广泛。宏观上看,它用语用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国家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民俗、语言与教育、语言与经济、语言与政治、语言与外交等进行研究;而从微观上看,它研究不同行业使用语言的情况,如医学语言、法律语言、经济语言、政治语言、广告语言等的使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语用问题更应引起语言学界的注意,开展社会语用学的研究不仅对人们之间的语言交际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语言规范建设、促进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有不可低估的意义。比如,对回归后的香港以及内地沿海城市的社会语用问题的研究就是一个比较有价值的课题,其中语码混用就是一个有趣的语言现象:[4]人是creatures of habit,一旦习惯了做某事,就很自然做了,戒也戒不掉。(香港《明报》93/5/19 第61页)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语码混用以及这种语言现象有什么特殊的语用效果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4.4 认知语用学
认知语用学从认知角度研究语言交际,其主要任务是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分析和描述语言的理解过程。Sperber & Wilson (1986/1995)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的与交际、认知有关的关联理论是认知语用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根据关联理论,人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地进行语言交际,不断认知对方的交际意图,其主要原因有二:第一,交际双方说话是要让对方明白,所以要求“互明”(mutual manifestness);第二,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之所以能够配合默契,明白对方话语的暗含内容,主要由于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寻找关联。这就是说,要找到对方话语同语境假设(contextual assumptions)的最佳关联,通过推理,推断出语境暗含(contextual implication),最终取得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s),达到交际成功。这里所说的语境假设就是认知假设,即在话语明说(explicature)的基础上,听话人根据认知语境提供的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语信息而作出的关于当前语境的假设。这种语境假设因人而异,所以就造成对同一话语的不同理解。下面是推理过程的简单说明:

[5] Peter: Would you drive a Mercedes?
      Mary: I wouldn't drive any expensive car.

Mary没有用YesNo来直接回答Peter提出的问题,而是用了陈述句来表达她的观点。那么这个陈述的用意是什么呢?这就需要依靠现有信息作出语境假设,然后再根据语境假设,进行推理和作出判断。在这个例子中,依据百科信息(Mercedes is an expensive car)和词汇信息,经过逻辑推理,可以作出如下判断:
[6] 大前提:A Mercedes is an expensive car.
    小前提:Mary wouldn't drive any expensive car.
-------------------------------------------------
      结论:Mary wouldn't drive a Mercedes.

本来Mary只需简单地说一个No就足够了,但她之所以让Peter花力气通过推理来理解她的话,是因为她想在明说之外再增添一些其它语境效果,Mary的这种回答方式不仅提供了一个否定的回答,而且说出她要作否定回答的原因。

作为语用学与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跨面研究,认知语用学为人们的言语交际过程提供了认知心理理据,对人们的语用推理机制作出了可行性的解释。

当然,语用学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分支领域。比如,目前一个新的领域正在引起人们的注意,那就是语用学同形式语言学相结合的形式语用学。这个领域研究语用的形式化,涉及语用和逻辑的关系,探讨语用学理论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方面所起的作用。此外,语用学也可以就语用和句法的界面(interface)进行研究,着重探讨语用的语法化问题。

1.5 语用学的研究方法

没有哪个学科只运用单一的研究方法,语用学也不例外。对于语用学的不同分支而言,我们也应视具体的情况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
语用语言学在研究语言形式的语用功能时的一个常用方法就是归纳法。需要予以说明的是特定语言形式发挥特定语用功能时必须满足的各种条件,尤其是语境条件。

认知语用学的研究应该同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结合起来,用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知识和理论解释言语交际中的语用推理过程,建构语用推理机制,使语用推理具有可操作性。适用于实验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如因子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等,也同样适用于认知语用学课题的研究。此外,认知语用学也可以利用现有理论,如关联理论,对语用现象进行应用性分析。

社会语用学的研究要与社会结合起来研究。社会语用学覆盖的范围较广,它可以运用语用学理论对不同职业的语言特色、会话特点等进行分析,如法律语言学(forensic linguistics)中对法庭上关键人物的语言特点及其语用功能的研究,法庭审判的会话分析等。社会语用学也可以从语用原则和策略的角度对社会用语进行分析;可以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基础上,对某一特殊领域的语言进行语用分析,如国内一些学者专门研究语用学在国际交流这样的特殊环境下的应用。社会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相似之处是大家都做“田野工作”(field work),即进行实地调查和搜集语料。口头语料可以用现场录音的方法获得,书面语料可以通过拍照来收集。如果由于技术或人力、财力等原因,确实难以控制语料来源,也可以利用媒体提供的现成报道、谈话录音、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等第二手资料。

发展语用学应该与心理学和语言教学相结合。发展语用学的研究方法同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的方法相似,首先观察儿童的语用特征,接着观察成人各阶段在语用方面的变化,并加以对比,找出人们在不同的年龄段使用语言时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的差异。

跨文化语用学涉及不同文化的比较,因而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应是比较法。通过比较,观察各种语用现象(如礼貌问题)的共性和个性,探讨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具体体现。可比性是研究设计中的重点。

语际语用学是跨文化语用学的一部分,其研究要与外语教学相结合,研究外语学习者的语用失误或语用迁移。

由于语用学是对语言使用的动态研究,很多因素都很难把握和确定,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也就不一而足,应视具体的研究对象、研究方向和研究目的而定。

1.6 结语

从以上对语用学的综述不难看出,语用学不仅已经摆脱昔日“废纸篓”的地位,而且正在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独立的学科地位、系统的理论体系、细致的学科分工以及科学的研究方法的一个语言学分支,并且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研究兴趣,这些都预示着二十一世纪将是语用学蓬勃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Bernstein, B. 1971/1990. Class, Codes and Control.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Blakemore, D. 1992. Understanding Utterances. Oxford: Blackwell.
Blum-Kulka, S. et al, (eds.) 1989.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Requests and Apologies. Nortwood: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Fasold, R. 1993.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 Oxford: Blackwell.
Green, G. 1989/1996. Pragmatics and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Hillsdale, NJ: LEA Publishers.
Grundy, P. 1995. Doing Pragmatics. London: Edward Arnold.

何自然(1988),《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何自然(1997),《语用学与英语学习》,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何兆熊(1989),《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Haberland, H. and J. Mey. 1977. Editorial: Linguistics and Pragmatics. Journal of Pragmatics 1: 1-12.
Kasper, G. 1989. Variation in interlanguage speech act realization. In S. Gass, et al (eds.), Vari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Discourse and Pragmatics. 37-58.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Kempson,R. 1975 Presupposition and the Delimitation of Semantics, Cambridge:CUP
Leech, G.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Lyons, J. 1968. 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vinson, S. 1983. Pragma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ey, J. 1993.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Morris, C. W. 1971. Foundations of the Theory of Signs. In Writings on the General Theory of Signs, Mouton, The Hague.

Searle, J. 1969.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perber, D. and Wilson, D. 1986/1995.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Oxford: Blackwell.
Thomas, J. 1995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Verschueren, J. 1987. Pragmatics as a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IPrA Working Document 1.
Verschueren, J. 1995. The pragmatic perspective. In J. Verschueren, Jan-Ola Ostman and J. Blommaert (eds.), 1995.
Verschueren, J. 1999.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London: Arnold.

王宗炎(1988),《英汉教学语言学词典》,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Weiser, A. 1974. Deliberate Ambiguity. In Papers from the Tenth Regional Meeting of the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723-731.Yule, G. 1996. Pragma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外语研究》2001年第4期


法律语言学研究网之“学海泛舟”
200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