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荔枝
2008年7月16日—19日,“第十一届国际法律与语言学术研讨会”在葡萄牙的里斯本召开,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以及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爱尔兰、加拿大、芬兰、西班牙、美国、意大利、法国、巴西、南非、罗马尼亚等的学者共8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工作语言为葡萄牙语、英语和法语。与会的各国学者围绕“法律、语言与全球公民权利”这一大会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会议简单务实,学术气氛非常浓厚。会议在里斯本的古本江基金会(Gulbenkian Foundation)大厦召开,古本江基金会是以二十世纪著名的石油大亨和金融家古本江的名字命名,是葡萄牙最大的文化中心,也是欧洲最大的文化中心之一,以促进教育、文化艺术、科学和慈善事业的发展为宗旨,有基金4亿多美元,是世界最大的基金会之一。
本届大会的与会者大多是目前活跃在世界各地的语言法学专家,如在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法学院Eduardo Vera Cruz教授,做了“法律,为了每一种语言”的主题发言。国际语言法学界知名教授爱尔兰国立大学的Joe Mac Donnacha教授等针对语言法的实施作了论证。本届大会的主题为“法律、语言与全球公民权利”,会议论文谈到了世界各地语言与法律的诸多方面,涉及的论题主要如下:世界各国宪法中语言权利问题;全球公民权利的意义;关于语言和权利的政治;语言计划;语言权与语言多样性;少数人群语言、濒危语言与人权;法庭语言和法律文本语言;教育领域中的语言权;语言和全球技术;语言和国际权利;殖民语言计划或政策;民族文化与语言的广泛交际性;国际语言计划或政策与语言多样性;欧洲或全球公民权利和语言权利;有关国际语言政策的国家机构;语言广泛交际的权利和母语使用权利。
参加这次会议的中国大陆学者有:中国政法大学的李立、王洁、尤志安、杨阳等教授,山东大学法学院的田荔枝教授,以及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的宋北平教授。李立教授为代表团团长。学者们向大会提交论文,并作了大会发言。
正如语言与法律国际学会秘书长约瑟夫.G.图里给本次会议发来的致词所言,新世纪之初,有关语言问题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当今全球化体系当中更是如此。
对于我们人类社会的全球化来说,对于语言多样性的推广与保护就是最恰当的回答与解决办法。全球化意味着人类的每一个个体都有一个全球公民身份,但同时这个公民身份首先意味着该个体所独有的、语言文化上的、个体性与聚合性的个性特征。
只有基于全世界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全球公民身份才能作为一种积极的现代化的现象被人们所接受。否则,它将成为语言文化千篇一律的危险现象,这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世界文化资源的贫乏。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两年前即2006年6月16日,国际语言法学研究会(IALL)就在爱尔兰戈尔韦,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了建立语言多样性国际公约的呼吁。
在第十一届国际法律与语言会议上,我们有着重大的契机向全世界、向所有相关人员及组织展示,我们会找到并提出科学有用的、针对全球化过程中语言现象与问题的解决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