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广外大博士论文答辩期间接受秘书处的采访

[链接:官方报道]

2007年9月29日下午2:30分开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袁传有副教授的法律语言学博士论文答辩如期进行。答辩结束后,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会秘书处王妙璇和张文文两位同学就论文答辩等情况对我进行了采访,随后张文文同学撰写了采访稿,形成以下报道。

著名专家谈法律语言学(二) ——访著名专家刘蔚铭教授

作者:张文文

"The work an unknown good man has done is like a vein of water flowing hidden underground,secretly making the ground green."

------Thomas Carlyle, Scottish Historian Writer

这是刘蔚铭老师最喜欢的名言,当我第一次看到时,就我觉得这正是刘老师的真实写照。刘老师默默耕耘在自己的领域里,潜心做研究,为我国乃至世界法律语言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刘蔚铭老师接受记者采访

2007年9月25日,刘蔚铭老师应邀出席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第二届博士论文答辩,借此机会我们很荣幸的采访了刘老师。以下是采访的主要内容:

1. 问:请问老师,对这一届博士论文的选题您有什么感想?

答:袁博士的选题是很有实践意义,警察话语一旦从讯问转换到询问,就会变得对受害人有利,倘若仍遵循传统的模式则会对受害人造成伤害。这个选题不仅实践性很强,而且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

2. 问:袁老师的论文中哪部分给您的印象最深刻?

答:印象最深是主体的三部分,分别是从社会、文化还有从心理方面来调节警察语言的模式,这三个部分是很全面的。

3. 问:您目前比较关注法律语言学哪一方面研究呢?

答:我自己比较关注的是语言证据。广义地说像袁老师研究的这个课题,狭义地说在法庭上提供的语言证据都属于语言证据。因为国内外不大一样,我先了解国外的证据制度,然后再扩展到语言证据,随后再结合国情,看在中国是否适用,或者根据中国自身的情况创造自己的体制。

4. 问:作为入门者,我们该怎样学好法律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并进一步学会去研究?对这方面老师有什么建议可以给我们的吗?

答:首先要看看中国的法律,汉语老师所做的前期的拓展性的了解,还要对外国的研究有个宏观的了解,然后确定自己的方向,必须要和国内结合起来,不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国外的,怎么能全面了解呢。

5. 问:我们都知道老师在法律语言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尽管如此老师仍是默默地做研究,不断地为法律语言学的发展作贡献。老师曾经送过我八个字,至今我仍铭记于心:“放平心态,宁静致远”。我想这正是老师治学的态度吧。在这里我想请教老师的是,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做研究心浮气躁的现象,老师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呢?

答:好建议可能也谈不上,因为现在年轻人面对的问题比较多,比如说职业没有那么固定,工作定了之后还要考虑很多个人问题,跟我们那个时候不一样。只是要做学问,可能要放平心态,不追逐名利。我想年轻人要是有了研究方向,就要努力去做,坚持下去,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会取得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

附:刘蔚铭教授简介刘蔚铭 男,汉族,1956年生于西安,西北政法大学法律语言研究中心主持人、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教学院长。研究方向:法律语言学:国外法律语言学、汉英法律语用学对比、法律术语翻译。创办个人学术网站:法律语言学研究(http://www.flrchina.com)。


Back to: 法律语言学研究未名文斋